周记Vol.6:重启天涯 这段时间对于很多70、80后老网民来说,最热的话题无疑是这场由天涯前高管、天涯前员工、天涯初代网红发起的「重启天涯」大型募捐活动。 300万对于继续运营天涯来说肯定是杯水车薪,据说天涯光欠海南电信的服务器费用就有几千万。300万只是天涯公司跟电信公司内部约定的一个最低重启门槛,更不用说天涯公司其他的债务及法律纠纷。 在很多年轻的网友看来,这场募捐活动跟粉圈虐粉割韭菜没什么区别。甚至把天涯直播募捐 2023-05-20 周记 #天涯社区 #重启天涯 #抖音七天七夜
周记Vol.5:长安的荔枝 马亲王的小说《长安的荔枝》故事主线很简单,堪称大唐版的公路片,主人公李善德被同僚算计,领了替圣上到岭南采购鲜荔枝的勾当。在那个没有飞机、高铁、汽车的时代,很多人都认为,从相隔万里的岭南,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就是(没有简直)天方夜谭。做了荔枝使这个烫手临吏,横竖都是死路一条。然而,李善德就像穿越到大唐的人物一样,凭借其天才般的数学能力,幸不辱使命。 这一壮举在早已躺平的官僚圈引起巨大恐慌,弹劾李善德 2023-05-13 周记
周记Vol.4:独立博主人人都是炼丹师 知名科技博主冯大辉发推说:推特人均一个 GPT 小锅炉。 在我看来,独立博客圈也是人均GPT,已经看到很多博友投入到炼丹的大军。 这个周末窝在家里折腾AI绘图,经过反复测试,最终找到了一口趁手的炼丹炉——Mochi Diffusion,生成一张图片只需18秒! Mochi Diffusion是一款可以在Mac上原生运行的炼丹炉,它是有可视化操作界面的,所以不用担心不懂代码无从下手。 下载完Moc 2023-04-10 周记 #Mochi Diffusion #AI绘图 #prompt
周记Vol.3:《大解寓言》淘书记 去年疫情期间购买了这本《大解寓言》,我猜这个解字读xiè,大解应该是一位解(音xiè)姓作家的笔名。 那时偶然在本地媒体圈微信群里看到关于这本书的评论,被里面开篇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,全网搜寻购买的渠道,最后发现好像只有花山文艺出版社的官方有赞商城有售。 果断下单,商品页面提示需要5-7天才能送达。彼时的石家庄正是全面开放的前夜,每天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都在成百上千增长,隔离点都塞不进人,大家都是居 2023-04-02 周记 #大解寓言 #读书笔记 #淘书
周记Vol.2:我们生活在赛博朋克的世界 阅读的书《科幻世界》增刊 入手《科幻世界》两本增刊,分别是2022年的赛博朋克专辑和2023年的历史主题科幻专辑。 「如果你有机会乘坐时光机回到希特勒出生的医院,你会杀死希特勒避免二战的发生吗?」对于这个问题《或然历史——从历史中寻找答案》给出了两个观点: 1)希特勒是二战灾难的罪魁祸首,只要杀死了他,就万事大吉了。2)二战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。即使没有希特勒,还会有其他人站在这个位置上,历史的整体 2023-03-27 周记 #ChatGPT #科幻世界 #翦商
周记Vol.1:《黑暗荣耀》后的世界真的是我们希望的世界吗? 延续高中时代每周一记的习惯,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活、阅读、影视、科技数码、互联网相关。欢迎参与讨论! 追剧:《黑暗荣耀》(第1季+第2季)韩剧《黑暗荣耀》被称为年度「爽」剧。之所以「爽」,是因为它讲述了一个曾经被校园霸凌的女子,用自己的努力与智慧,若干年后成功复仇的故事。「以暴制暴、以眼还眼、以牙还牙」,全程并没有任何道德说教,施暴者最后都受到了包 2023-03-19 周记 #ChatGPT #黑暗荣耀 #数码产品
我跟远光狗斗智斗勇的心路历程 1. 清纯小白人畜无害阶段戴黄色滤镜套镜。因为平时戴着近视镜,这种套镜可以像套娃一样套在本身近视眼镜上,戴的时候不用摘镜,很是方便。这种号称可以过滤蓝光的黄色镜片,据说可以帮助驾驶人少受夜间路上行驶车辆强光的刺激,缓解眼部压力,增强夜间视力,有助更清晰地辨认颜色,并使人在夜间、雾天、雨天看得更清楚,提高夜间驾驶安全性。后来才知道是智商税,这种镜片,对于夜间行车基本没有任何帮助,相反,戴着这种眼镜在 2023-03-13 寒牙蚀骨 #远光狗
写作,是一个人最柔软的铠甲 从读大学时就开始关注十年砍柴老师,砍柴老师的经历[1] 给我三点启示: 作家并不是一个谋生的职业,即使畅销书也只是解一时之急,除非是一直写畅销书。砍柴老师一直写书,但他并没有全职写书,这么多年一直有工作单位,也不是专门让他写书的虚职。 人生是渐进式的过程,名校毕业、公务员这些标签放到更长的时间维度看,其实也算不上好牌,砍柴老师的职业经历似乎每个阶段只有十年左右,可人生能有几个十年?所以不必要对 2023-03-13 读书札记 #十年砍柴 #写作 #观点
数字生命只是为了满足一些人的控制欲 2003年ChatGPT火到出圈,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会用自然语言回应人们的提问,令人极度震惊和好奇。 提及人工智能,人们最为担心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替代人类,这种恐惧感甚至蔓延到虚构类文学作品乃至科幻电影中。 比如《流浪地球2》中的「数字生命」,电影一开场就对「数字生命」做了描述——「人的身体很脆弱,会受伤、会生病、会衰老、会死亡,但是数字化的人,理论上可以实现永生。」 坦白说,看到 2023-02-26 科技观察 #人工智能 #数字生命 #ChatGPT
疫情杂感 到目前为止,国内还有很多城市、县城没有发生过疫情,别庆幸什么防疫水平高,那纯粹就是幸运。 如果一个地方没经历过大规模疫情防控实战,一旦进入实战状态,从全城静默开始,一步步学习如何正确动态清零,这种本该是务实的操作,却被网络舆论群嘲。从某种程度上讲,那种「不会吧不会吧」的声音才是疫情防控最大的障碍。 就好比一个小孩在人生道路上一次次的第一次,总是没有那么完美,但一直没有停止成长。 初次进入疫情警备状 2022-10-02 寒牙蚀骨